报警电话alarm call
校园110报警电话:68777110 文理学部报警电话:68766110 地址:武汉大学文理学部四方楼 工学部报警电话:68774110 地址:武汉大学工学部雅各楼一楼西侧 信息学部报警电话:68779110 地址: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星湖二路 医学部报警电话:68759110 地址:武汉大学医学部白宫一楼东侧
安全教育 首页 - 安全教育 - 安全课堂 - 正文
安全课堂 | 如何识别身边那些“行走的50万”?
时间:2023-09-21

undefined


“ 行走的50万 ”

指那些潜伏在我国的间谍

根据北京市《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》,公民举报间谍行为,对侦破间谍案件起到重要作用的,最多可获奖励50万


与电影里那些身手了得的经典间谍IP不同,现实生活中“行走的50万”非常善于伪装

你想要通过举报间谍获得奖励么?

先来看看你能否揭穿他们的“伪装术”吧。





测一测


下面哪些人有可能是“行走的50万”?

undefined

A

想获取矿产资源分布储备的自由研究者

undefined

B

想收集军事装备信息的海外杂志编辑


undefined

C

常拿特殊设备在野外转悠,到处拍照的环保组织志愿者

undefined

D

屡次在不恰当场所宣扬极端个人主义、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外教


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答案


答案:以上皆有可能










根据国家安全机关统计,高校师生、军事发烧友、年轻网友都是境外间谍机关策反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
作为大学生,一旦我们缺乏国家安全意识,就很有可能成为境外间谍组织策反的对象。




案例1

那些帮你“挣外快”的“好心人”

可能正在诱导你提供情报

undefined


2018年,大一学生小李意外获得了一份高薪兼职:为某外海华人的“军民融合项目”做市场调研。

小李先后按要求将多本图书馆里军事类杂志拍给对方,还搜集有关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的信息发送给对方,获得了丰厚报酬。

小李觉得这样轻松又高薪的兼职真不错,却未想自己已经一步步沦为了间谍人员窃取国家机密的工具。




案例2

一见钟情的美好恋情

却是间谍的圈套

undefined


2011年,某大学生赴台湾学习交流期间,一女子向其表示好感,关系迅速升温。

该大学生所学专业可以接触到国防科工机密,该女子便要求其将“学习成果”定期发来。

随后经调查,该女子为台湾军情局间谍人员。




“行走的50万”如此手段多端,阴险狡猾,

我们更应保持警惕,擦亮眼睛!

快来收下这份《大学生反间谍指南》




undefined




undefined




undefined





-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》-





2022年11月1日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》颁布实施八周年同时也是反间谍法宣传日。作为中国成立后规范和加强反间谍工作的第一部法律,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反间谍工作的基本原则,首次对间谍行为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。

undefined




图片
图片

01

图片
图片

哪些属于间谍行为?

undefined

根据《反间谍法》第三十八条规定,间谍行为是指下列行为:

1

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、资助他人实施,或者境内外机构、组织、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;

2

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;

3


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、组织、个人实施或者指使、资助他人实施,或者境内机构、组织、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、刺探、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,或者策动、引诱、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

4

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;

5

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。





图片
图片

02

图片
图片

我们享有哪些权利?

undefined

《反间谍法》规定,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享有以下权利:

1

因协助反间谍工作,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,可以向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。

2

对协助反间谍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个人,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给予奖励。

3

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、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,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、控告。受理检举、控告的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,负责处理,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检举人、控告人。

4

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、控告的个人和组织,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。





图片
图片

03

图片
图片

我们应承担哪些义务?

undefined

根据《反间谍法》规定,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应当承担以下义务:

1

机关、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,动员、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、制止间谍行为。

2

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。

3

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,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;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、组织报告的,相关国家机关、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。

4

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、收集有关证据时,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,不得拒绝。

5

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。

6

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、资料和其他物品。

7

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、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。专用间谍器材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。





undefined


转自:超星大学生安全教育